阳澄湖里波连波
一条渔船波上过
郎摇橹来姐扭绷
盎得儿盎得儿船唱歌
……
渔舟唱晚,鸥鸟绕帆,鱼儿满仓歌满船,是深秋阳澄湖上最抒情的画卷。
阳澄湖的深秋,虽然没有了沸腾的杜鹃花,但是两岸的芦花,围墙一样包裹着天光云影下的河水,天在河里,水在天上。
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历史悠久的阳澄湖不仅在景色上风光秀美,在文化上也独具特色。
阳澄渔歌,流传于阳澄湖地区的民间歌曲,属于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弥漫巨浸二百里”的阳澄湖,渔业历史悠久,渔业劳作者在操作渔具、网捕水产品的过程中,往往产生很多感情,而在茫茫阳澄湖,唯有空灵水天相伴,与鱼虾为侣,人影渺茫,无处诉说,也无人与之交流,于是就以歌咏形式,自编词句“自说自唱”,加以宣泄,逐渐形成渔歌。
“啥船开来浪头高?啥船开来像双刀?
啥船勒浪湖面浪过?啥船勒浪阳澄湖稍?
放鸟船开来浪头高,大网船开来像双刀,
丝网船勒浪湖面浪过,座家船勒浪阳澄湖稍。”
......
站在阳澄湖畔,云淡风轻,层林尽染,深秋的斑斓在这里交相叠映。经历了春夏的洗练,一湖秋水,微波粼粼,宁静安恬地映衬着天光云影,昭示着它与众不同的魅力。
黄昏下,烟湖画柳。点点渔火伴着落日余晖,在恬静的江面上摇曳成朵朵光的奇葩。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”微风吹拂,湖水荡漾,一幅秀美的江南水乡画卷映入眼帘!泊岸边,只见相伴的渔民打理着网兜里的鱼,唱着渔歌,为沉静的湖面增添了别样的生机和情趣。
渔歌曲调优美清新,音乐形象鲜明生动。听着渔歌小调,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夜色宁静的水面,对岸星星渔火,江中点点渔舟。抬头眺望,昏黄的天际下,乌篷船前水面上氤氲起,一片似有似无的烟云,让人有一辈子的眷念。
阳澄渔歌历史渊源深厚,是吴歌中的独特奇葩,亦是国家将吴歌列为“非遗”保护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一首渔歌就是一段历史。渔歌从群众中来,还要到群众中去,通过传唱才能传承。阳澄渔歌歌词清新自然,歌声悠扬深远,宛若天籁之音。冯骥才称“近听好似银铃声,远听胜似凤凰鸣。”在莲花岛的忆园有一个阳澄渔歌资料陈列区,展出阳澄渔歌发源、发展、演唱等资料。并使用电声设备录制100余首阳澄渔歌演唱视频资料,以满足游览者欣赏需求,游览者可以尽情享受阳澄渔歌原生态艺术魅力。
一湖深情的水,在岁月里静静地守望。带走了时光的碎影,见证着季节的更迭。有滋有味的日子随碧绿的湖水荡漾,写意着简装的历史,打磨着经久不衰的渔歌。淳朴的稻香,摇曳的渔火,一江银色的花朵,守护着一怀绿色的生态梦,滋润着蓝天碧水间红彤彤的新生活……
浩渺的阳澄湖历经千年,就这样承载着经久不衰的渔歌,从生命的源头蜿蜒而来,在丰盈的岁月里静静地流淌。没有惊涛拍岸,只有一湖碧水,滋养着一方沃土、两岸风光,还有江南水乡的漫漫路。